html模版這些老北京指南書,您都知道嗎?
原標題:這些老北京指南書,您都知道嗎?



清以來官修地志和文人筆記並進,是研究歷史民俗的重要資料。比如夏仁虎的《舊京瑣記》,記述同治光緒直至清末的瑣聞軼事,“為茶餘酒後遣悶之助。”夏仁虎是清末舉人,到瞭民國做到北洋政府財政總長,仍然會保持這番民俗的雅趣。老北京民俗的記憶留存,多出其中。





20世紀初北京報業興起,民俗大傢的專欄文章廣受歡迎,與此同時,旅遊指南類書籍亦大量出現,皆因當時旅遊活動初興,為中外遊客遊覽北京所用。



指南書籍有些由鐵路、旅行社等相關旅遊機構編寫,但更多是一人之力而為之。編寫者中,不乏像徐珂這樣的名編、馬芷庠這樣的名記。張恨水、倪台中產後護理之家推薦錫英這樣的名傢同樣參與其中。



國事動蕩之際,北京處在新與舊、東與西的文化碰撞前沿。這些有關老北京的旅遊指南,雖然受國外旅遊指南的影響,強調實用功能,但仍然延續官修地志之傳統,即便另有取舍和側重,但對北京民俗的記錄與挖掘,都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。





《北平旅行指南》第四版封面



徐珂編纂《實用北京指南》中有關風俗禮儀的介紹,或是馬芷庠在《北平旅行指南》中對於老北京平民小吃的推介,均可當老北京民俗的權威史料。這些關於北京的旅遊指南,若與同時期大量出現的遊記、小說對照來讀,可以相映成趣。



徐珂的《實用北京指南》成書於1920年,馬芷庠的《北平旅行指南》則出版於16年後,兩書均名噪一時,亦在數年內再版修訂。兩書亦可視為北京從皇城到舊都的時代見證。盧溝橋的炮聲襲來,清末民初這一段旅遊指南的出版熱隨之戛然而止。





《老北京實用指南》 徐珂 編纂 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



作為史料,老北京指南書籍在今天仍具有無可置疑的史料價值。今年,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根據1923年增訂版《實用北京指南》重新整理出版,更名為《老北京實用指南》。早在2008年馬芷庠的《北平旅行指南》更名為《老北京旅行指南》,由吉林出版社出版。



此外,如倪錫英十冊一套的“都市地理小叢書”,因其方志的編寫風格,通常被算在老北京指南圖書一類,在2012年曾由南京出版社推出。如今一般讀者大可關瞭導航,捧書出遊,緬懷一番早已消失的古都風貌。



不過,旅遊指南本應為一地文化生活的名片,貴在自成一體的修訂更新。今時今日,如路易威登都把《北京城市指南》當奢侈品打造,自居吃貨的都市年輕人追隨米其林美食指南的口腹之道。



相較當年,此類北京指南的編寫者在國內當頭之際多懷著濟世報國的情懷,世紀輪轉,我們又要開始思索:現在誰來書寫北京的旅遊指南?



旅遊指南,實用的方志



旅遊指南類書籍的編纂可以追溯到清末。道光年間問世的《都門紀略》,可謂最早的一部北京旅行指南,而旅遊這一產業概念,不久後在中國發軔。

台中月子中心推薦



該書編者楊靜亭,當時客居北京潞河。是為滿足外省暫居北京的行商客旅的需要所編纂。《都門紀略》分為上下卷。楊靜亭在序言中說:“茲集所登諸類,分列十門,並繪圖說,統為客商所便,如市廛中之勝跡,及茶館、酒肆、店號,必註明地址與向背,東西具得其詳,自不至迷於所往。”《都門紀略》對於清代梨園的詳盡記載,無心插柳,成為後世研究的重要文獻。



20世紀的前30年,北京仍舊占據“政學商界之中心”。這段時間出現大量北京指南,大致延續《都門紀略》的分門別類。編書者多是“北漂”文化人,或許隻有他們才會切身感受此類書籍的必要性。



1914年邱鐘麟編寫瞭《新北京》,1916年中華民國圖書館編輯部編寫瞭《北京指南》。其間《實用北京指南》是影響力最大的一部,因為出版方是名社——商務印書館,編者更是名傢——徐珂。



徐珂在清末民初以詞人著稱於世。他是光緒年間的舉人,與梁啟超、蔡元培、張元濟等為鄉試同年,彼此熟識。他參加瞭“公車上書”,又追隨過袁世凱在小站練兵,未幾因理念不合辭職南下。



徐珂善詩文。胡適出版《詞選》一書即送給徐珂聆聽意見。又好編書。“晨抄露纂”。1902年張元濟入主商務印書館,徐珂追隨其後。在商務印書館期間,徐珂參與編校《辭源》,並獨立編纂《清稗類鈔》。《清稗類鈔》全書共48卷,約300萬字,輯錄數百種清人筆記而大成,記錄瞭清代268年間的朝野軼聞。與《辭源》、《清稗類鈔》相比,徐珂編纂《實用北京指南》,今日已鮮為人提及。《實用北京指南》在1920年出版,至1926年先後再版3次,轟動一時。完書兩年之後徐珂即去世。



上個世紀30年代之後,國民黨政府已遷都南京。北京當時大力促展旅遊事業,此時北京的城市指南類圖書中,旅遊漸成主調。1931年金文華編寫的《簡明北平遊覽指南》、1935年馬芷庠編寫的《北平旅行指南》,1939年齊傢本編寫的《北京遊覽指南》,“旅”“遊”二字已經顯著在標題之上瞭。1935年田蘊瑾主編的《最新北平指南》,同樣言明主要“紀北平一隅勝跡與文化風俗人情”。此類指南更加註重實用性和商業性,著力為旅京遊客提供各種交通方式的路線、時間以及價格等實用信息。



順帶一說,“旅遊”一詞古來有之,出自南朝沈約《悲哉行》中“旅遊媚年春,年春媚遊人”一句。民族旅遊業在上個世紀初雖已發端,但民國時期的報章圖書,多用“旅行”一詞。“旅遊”一詞廣泛使用已是上個世紀80年代的事情瞭。



《北平旅行指南》當時銷量最高,名氣最大,對後世影響亦最大。1935年張恨水應馬芷庠的邀約,為《北平旅行指南》擔當審定一責,為《北平旅行指南》“畫一輪廓”。兩人都是自南方旅京的報人,“十年之交”(張恨水語)。



張恨水在序言中說:“愚旅居舊都凡十五年,久苦於無此類稱意之書。”兩人一住南城一住北城,馬芷庠每完一章,“揮汗奔走無難色”,必攜稿找張恨水相商。



這個時期比較特別的一部指南書,是兒童作傢倪錫英編寫的“都市地理小叢書”。全套包括《北平》《南京》《上海》等10種,采用方志寫法,因此被歸入旅行指南一類,倒是不違倪錫英編書初衷:“兼可為一般人導遊之指南。”



宋美齡主辦遺族學校,倪錫英曾受邀在校當教師。這套“都市地理小叢書”歷時近十年,他31歲英年早逝,等於用瞭生命的三分之一時間來編寫該書。



民初興起瞭旅遊熱



20世紀初期旅行指南的出版熱,並不是北京一地的現象,舉國亦然。這與當時中國各地民族旅遊業的興起密不可分。



旅遊業的發展自然依賴交通。其時正是中國交通現代化的起步階段。在同治光緒年間,鐵路、輪船和郵電事業開始興辦。民國前後,公路建設和民用航空開始發端。鐵路和公路取代瞭驛道,北京、上海等地開始出現汽車、電車。





當時北京作為鐵路的樞紐,主要有京奉鐵路、京漢鐵路、京承鐵路、京張鐵路等幹線。鐵路管理局為吸引客源,往往打出旅遊牌。各大鐵路局亦出有旅行指南類讀物,比如《京漢鐵路旅行指南》、《京奉鐵路旅行指南》等。



中國現代旅遊業萌芽之際,英國通濟隆、美國運通、日本觀光局等旅遊機構在華建立旅遊代辦機構,總攬中國旅遊事務。民族資本力求圖強以改變旅遊業之現狀,1923年8月,上海商業儲蓄銀行總經理陳光甫成立銀行“旅行部”



到瞭1927年,“旅行部”獨立出來,更名為中國旅行社,這標志著中國第一傢旅行社的誕生。中國旅行社不僅在京津等15個城市設立瞭分部,還把業務擴展到海外,在倫敦、紐約和河內設立瞭分支機構。中國旅行社還創辦瞭《旅行雜志》,張恨水、趙景深、胡愈之、周瘦鵑等名傢經常為雜志寫稿。



北京城市的近代化,表現在市政建設、公共設施和民眾生活的變化上。1909年1月4日英國《泰晤士報》刊文稱:“帝國各大城市幾乎都進行著市政建設,而北京的工作最引人註目。



碎石子鋪築的道路,排水設備得到改善,街道保持清潔,路邊的貨攤引進瞭室內市場。交通由身穿制服、受過訓練的警察指揮,近代公共建築、特別是新外交部莊嚴堂皇。



在新式學堂裡,學生們穿著校服,每天做遊戲,練體操,每年開運動會……中國人原有的生活被這些變化所改變。”



民國時期旅遊業發展步履維艱,時局動蕩是主因。正如張靜如在《北洋軍閥統治時期中國社會之變遷》中概括的:“1912年-1928年,北京政府更換瞭10次元首,45屆內閣,平均4個月就換一次內閣,最短的內閣隻有6天。”其時旅遊的主體不外乎新興的城市中產和來華的外國人。普通百姓生活維艱,即便有旅遊的閑暇,亦無閑錢。

台中做月子中心

上個世紀20年代,參照中國第一代社會學傢陶孟和所做《北平生活費之分析》的社會調查,當時北京四分之三的傢庭沒有可供換洗的單衣,販夫走卒之傢,吃鹽都吃不起。衣食俱憂之時,旅遊隻是社會之奢談。



馬芷庠亦笑稱《北平旅行指南》可為無法旅遊者做“臥讀”之用。好在有圖有真相。《北平旅行指南》除附有200餘張照片之外,還邀請“工人物畫”的吳一軻和“以漫畫著稱各界”的陸式薰為張醉丐的“平民食品打油詩”十二則做瞭插圖。



當時的指南書籍都強調圖文並茂。徐珂的《實用北京指南》“附有北京風景畫二十四幀”,《京奉鐵路旅行指南》含插圖57幅;倪錫英《北平》四冊,每冊均附有地圖數幅,“為使讀者明瞭起見”,有時加繪鳥瞰之立體地圖,“以助讀者之興趣”。



南方文人愛上瞭“北京遊”



北京的城市空間,是由兩個方面構成的,一是作為都城的北京,另一個方面是民俗的北京。



帝國時代,皇傢苑囿是禁地,尋常百姓無緣得入。清政府倒臺之後,時任民國政府內務總長的朱啟鈐在1914年向袁世凱呈文,建議開放天壇、文廟、國子監等京畿名勝,“以期與民同樂”。



20世紀初美國攝影師約翰 詹佈魯恩拍攝的頤和園玉帶橋寬幅照片(北京華辰供圖)



當年10月10日,社稷壇(今天的中山公園)率先開放。朱啟鈐是北洋時期北京舊城改造的主持者。梁思成後來加入中國營造學社完成《中國建築史》,營造學社的創始人正是朱啟鈐。



此後,先農壇、台中產後護理介紹北海、頤和園、天壇、中南海陸續對遊客開放。



故宮的開放是焦點中的焦點。1914年,故宮的武英殿和文華殿被辟為“北平古物陳列所”率先開放。次年,故宮全面對外開放,舉國矚目。《旅行雜志》專門開辟瞭“北平七日遊”欄目。



南方文人此時興發瞭不少北遊興致。滬上的摩登文人葉靈鳳在《北遊漫筆》中詠嘆“尤其是在這軟塵十丈的上海住久瞭的人,誰不渴望去一見那沉睡中的故都?”施蟄存在《繞室旅行記》中則自嘲:“三年前就說要逛一趟北平,到今天也還未治裝成行,給朋友們大大的笑話。”



上海名醫陳存仁在《銀元時代生活史》一書中講到帶著夫人來北京旅遊的情景,“這幾天為瞭遊覽,把我收購醫書的日程都耽誤瞭。因為故宮所見的偉大,實在被它吸引瞭。”



上個世紀30年代,上海《宇宙風》雜志連續推出“北平特輯”,作者有鬱達夫、廢名、羅念生等,同年結集為《北平一顧》。

台中坐月子中心價格

上個世紀30年代,國都南遷,北京成瞭文人筆下的“舊都”。從老北京的旅行指南中,同樣可以看到世道冷暖世事變遷。《北平旅行指南》中談道:“北平在清末民初最盛時代,各界互相酬應,交際至忙,因之投機者興起,中西飯館林立,以供顯宦巨商之酬酢,一時著名飯館極多……嗣以國都南遷,營業竟一落千丈,按現有飯館數量,比較十年前,僅有百分之五十五強。”



袁良時任民國北平市長,力主編纂出版《舊都文物略》,“以北平為五朝國都所在,文物繁復,欲使成為遊覽區,一新世界耳目,以壓日人野心,頗事整修,並有斯著。”正如《舊都文物略》的初衷,一是因應旅遊的需要,一是應對國運的維艱。



馬芷庠在《北平旅行指南》自序中感言:“滄桑屢變,萬感交集,既逢空前國難,又感鬢發已催,老大徒傷無補時際。草木同朽,君子所惜。無聞可謂,先哲知勉。”當時北京旅遊指南的編寫,均有此種傢國情懷。



當時,文化重心已經南移,作傢大多選擇寓居上海。不少作傢開始把北京視為向往與懷戀的情感故鄉。鬱達夫在遊歷北京之後,“就隱隱地對北京害起劇烈的懷鄉病來。”



隨著戰火逼近,在徐志摩的眼中,北京已經成為“死城”,他對著前門城樓感嘆道:“這年頭一座城門都有難言的隱衷,真是的!在黑夜的逼近中,它那壯偉,它那博大,看得多麼遠,多麼孤寂,多麼冷。”



一座城不會死去,因為民俗是有生命力的。如果說,北京城的皇傢建築可做凝固而莊嚴的歷史碑文,那麼北京的民俗則是流動而鮮活的情感記憶。在各類老北京旅行指南當中,有關民俗的記錄是最生動的部分。



“莫提舊債萬愁刪,忘卻時光心自閑;瞥眼忽驚佳節近,滿街爭擺兔兒山。”這是《都門紀略》的竹枝詞。“維持生活是銅壺,小本經營太不拘。一碗水沖雜合面,笑他世事最糊塗。”這是張醉丐的打油詩。從《都門紀略》的竹枝詞、徐珂《實用北京指南》裡的“媽媽論”到馬芷庠《北平旅行指南》裡的打油詩,能夠看到紮根在這個古老城市最底層的不滅印記。



“不朽的”與“恐怖的”



上個世紀初,來北京旅遊的主要群體,還是西方遊客。時任美國駐華參贊安立德說:“世界名勝所處,其最足以供遊侶觀光者,無有如中國之北平。”



在一次北京新聞界和漢口工商界的聯誼活動中,有漢口的商界人士對馬芷庠說,在北京觀光瞭幾天,隻一件事很不滿意,就是買不到合適的旅遊指南。買瞭5本英文的,中文的能找到的就不多,還都過時瞭。這件事成瞭他編寫《北平旅行指南》的初衷。馬芷庠在自序中說,“嗣因市政當局極力繁榮舊都,擴大整理遊覽區域,餘深韙其議,而編是書之意遂決。”



老北京指南讀物的興起,自然受到外文出版物的啟發,抑或說刺激。北平民社出版的《北平指南》一書中說:“世界各埠指南,不僅普通用者汗牛充棟,供一階級一學派用者更仆難數。歐美人之旅居我國者,各就所在地編纂指南。洋洋大觀無慮數百種,如英法文之北京指南,其選材之新穎,調查之周詳,真令聞者驚心,閱者動魄。”



早在20世紀初期,國內出版社推出不少外文的北京旅遊指南書籍。美國學者韓書瑞曾經在《北京:寺廟與城市生活》中說道:“外國旅遊指南強調這座城市既是古老的,也是永恒的。它的榮耀歷史悠久,已成過去,它的尊嚴卻是不朽的。”



作者多以商人和傳教士為主,出版目的自然是服務來華工作或旅遊的外國人。因為主要服務於來華的外國人,因此書中對於國人生活工作的內容介紹很少,除介紹北京旅遊景點之外,亦會介紹與外國人來京相關的公共設施、使館機構以及商店餐館。



1904年,英國立德夫人編寫的《北京指南》由天津印書館出版,可以說是最早的一本英文北京旅遊指南。全書共分46個章節介紹北京的文物古跡和景點。作者是英國商人立德的妻子,立德1859年到達中國,開始從事茶葉貿易,還參加過洋槍隊。



夫妻二人都是中國通,著書頗豐。立德的《扁舟過三峽》及立德夫人的《穿藍色長袍的國度》、《我的北京花園》、《李鴻章的一生及他的時代》,近年來都已在國內翻譯出版。立德夫人在北京發起過中國婦女天足會,曾經和李鴻章就反對裹足當面辯論。



立德夫人的《北京指南》之外,還有美國傳教士何德蘭的《北京旅行指南》、奧地利律師斐士的《京師地志指南》等。



早在1934年,老牌的澳大利亞私人旅行指南出版商“孤獨星球”就編寫瞭英文版《北京城市指南》。2006年三聯書店和“孤獨星球”合作,70年後重新回到中國。



英國通濟隆公司的故事更長。通濟隆公司由托馬斯 庫克在1841年創辦,成為世界上第一傢旅行社。美國作傢馬克 吐溫都曾寫文章為托馬斯 庫克捧場,“庫克把旅行變得方便而令人愉快。”





托馬斯 庫克及其子推出的北京地理指南書



1872年,托馬斯 庫克組織瞭一次轟動的環球旅行,歷時272天,恰逢同年法國作傢儒勒 凡爾納發表瞭《80天環遊地球》。這次環球旅行,庫克途經上海,卻在《泰晤士報》的專欄上大談對中國的“恐怖”印象,言稱“誰會想要花錢再來第二次?”



隨著20世紀初英國來華人數的不斷增多,此時托馬斯 庫克已經故去多年,他的通濟隆公司卻開始大肆拓展在華旅遊業務,並且出版瞭包括北京在內的旅行指南。時光輪轉,去年英國“托邁酷客”來到中國開展業務,這個“托邁酷客”正是當年的通濟隆,北京指南有新的嗎?



作者 沈灃



編輯 劉英文







台灣電動床工廠 電動床

台灣電動床工廠 電動床

AUGI SPORTS|重機車靴|重機車靴推薦|重機專用車靴|重機防摔鞋|重機防摔鞋推薦|重機防摔鞋

AUGI SPORTS|augisports|racing boots|urban boots|motorcycle boots

arrow
arrow

    txsnnwx4q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